首页 | 机构设置 | 通知公告 | 科技动态 | 科技成果 | 科技产业 | 科研平台 | 学术交流 | 政策法规 | 下载中心 | 办事指南 
  当前位置:文章正文  

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杨多兴研究员学术报告-超临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过程中流体运移机理和实验技术

2015-05-19 17:01 

报告题目:超临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过程中流体运移机理和实验技术

报 告 人:杨多兴  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  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

报告时间:2015年5月22日上午9:40开始

报告地点: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

杨多兴,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淮南工业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;2002年7月硕士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;2009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;2009年7月-2011年12月,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,从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工作;2010年11月-2011年11月,国家公派留学于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(RITE),从事流-固耦合非线性流动机理和实验研究,担任客员研究员,期间多次访问日本京都大学。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。

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,最高影响因子为5.1;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;作为主要完成人颁布国家标准1部;合著专著2部。建立的多相流模式CCS-MULTIF被列入美国能源部Sim-SEQ模式比对研究计划,成为全球6个国际模式中,唯一代表我国入选该项目的模式。参加相关国际会议,完成6次口头报告,包括2次特邀报告Invited Speaker,在京都大学完成1次特邀讲座(Seminar)。近年在多孔介质多相流理论模式和高精度时空守恒元/解元(CE/SE)算法、孔隙压波传播理论和成像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些进展,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。负责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人社部“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”重点项目;作为课题骨干,参加中英NZEC项目、美国Sim-SEQ模式比对研究计划项目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(B类)等多项科技项目。获得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,现为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同行专家、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orous Media会员、American Society of Thermal and Fluids Engineers理事,担任国际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》编委。

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 ©   安徽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处        管理入口
地址: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   邮编:232001   电话:0554-6668024(8024) 电子邮箱:kyc@aust.edu.cn